1、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
2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3、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4、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
5、子曰:"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"
6、发奋忘食,乐以忘忧。
7、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
8、唯女子与小人,为难养也。近之则不孙,远之则怨。
9、言未及之而言,谓之躁;言及之而不言,谓之隐;未见颜色而言,谓之瞽。
10、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
11、子曰: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12、巧言令色,鲜矣仁!
13、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14、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
15、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16、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。察言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
17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18、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
19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20、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。闵子骞曰:"善为我辞焉!如有复我者,则必在汶上矣。"
1、不迁怒,不二过。
2、子曰:"甬五子,邦有道,则知;邦无道,则愚。其知可及也;其愚不可及也。"
3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
4、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
5、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呼?
6、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
7、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
8、子曰:"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瘦哉?人焉瘦哉?"
9、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10、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
11、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于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!
12、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知!
13、孔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
14、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
15、子曰: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
16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已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朽木不可雕也。
17、君子,饮食不求饱足,居住不要求舒适,对工作勤劳敏捷,说话却小心谨慎,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,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。
18、知及之,仁能守之,不庄以莅之,则民不敬。
19、发奋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!
20、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
1、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。
2、夫子时然后言,人不厌其言;乐然后笑,人不厌其笑;义然后取,人不厌其其取。
3、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
4、几个人同行(在一起),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,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,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。"
5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。
6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7、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